草莓重茬怎么解决?草莓重茬有哪些方法可以防止?草莓重茬如何预防?以下耕种帮就介绍几种方法,供网友们参考。
一、选种抗重茬草莓品种
在草莓品种上选用抗病虫能力强、耐盐性好的品种。
二、清洁草莓园
对病残体,特别是病根及发病的叶片果实要及时摘除和拔除,并带到室外集中烧毁和深埋。收获后,深翻土壤20~30cm ,使土壤活化疏松,并使一部分病原物和害虫失去活力。
三、采用高垄栽培
通过高垄栽培,减少土传病害传播。采用合理灌溉和地膜覆盖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减轻表层土壤盐害。
四、合理轮作
提倡一年一栽制,一年一倒茬,草莓与其他农作物实行合理的轮换倒茬栽植,是目前解决重茬减产的一种有效办法。草莓可后茬栽种禾本科作物,在草莓采收结束后,栽种一些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然后割青,将其秸秆压人土中做绿肥。此法不仅可以减轻病害,而且可以培肥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和质地。研究表明,7 月中旬左右,青高粱或玉米长至1米高时,青割后翻人土中,高粱秆中的化学成分不但能激活镰刀菌配分生抱子,而且还可杀死它们。
五、科学施肥
通过施用有机肥,特别是纤维素类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纤构,增强土壤对盐分的缓冲能力,抑制土壤的反硝化作用和亚硝酸盐的累积,促进土壤微生物均衡发展。采用平衡施肥、配方施肥,可减少氮肥用量,提高肥效。适时适量地使用微生物菌肥能显著改善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充分利用土壤中的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增强对病原性微生物的竞争能力。
六、灌水法
在夏季,去掉棚膜,让雨水冲刷淋溶。要合理灌水,每次灌水应浇透、浇足,使盐分随水排去。在空茬时,向大棚灌水保持水层3~ 5cm ,浸泡两三天。
七、土壤处理法
1、利用太阳能克服草莓重茬病技术:利用太阳能进行土壤热处理,其杀菌原理有三种:一是直接热力消毒。覆膜灌水产生的高温高湿(棚内温度可达75~800℃,地表65~67℃,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虫卵及草籽。如根腐病,在50℃温度条件下,10 分钟后病菌即死亡。二是间接作用。在土壤太阳能热处理中,由于事先施入有机物、氨态氮肥及灌水,土壤湿润,温度高,微生物呼吸十分旺盛,在覆膜封闭条件下,土壤中氧气逐渐消耗,呈缺氧还原状态,使大多数好气的病原菌和线虫在缺氧和高温条件下死亡。三是氨气本身对病虫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另外所施用的稻(麦)秸全部转化为有机质,土壤净化剂变成速效氮,加之高温环境和厌氧微生物的作用,经处理的土壤地力被培肥,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被改善,pH 值有所下降。此方法对在北方碱性高含盐土壤中种植喜微酸性环境的草莓十分有利。
利用太阳能热处理土壤要选择在 7~9 月进行,利用覆盖和小拱棚双层膜增温效应,加热处理土壤。为提高增温杀菌效果,可翻人切碎稻草(麦草)500kg/亩 ,和碳酸氢钱 50kg/亩。利用发酵提高土温,利用氨气和二氧化碳造成缺氧环境。国外还有利用土壤杀菌剂和酵素菌混合处理,以增加综合防病效果。
处理前要将以上物质均匀撒于栽培床面,用旋耕机旋两遍,使麦秸、氮肥及土壤净化剂混合均匀。经过深翻后整地,将地整理成宽 90~100厘米,高25~30厘米的畦,畦间留20~30厘米的走道。用0.05~0.1毫米厚的塑料薄膜覆盖,再用毛竹片做拱棚骨架,两头插在畦边走道上,再盖上塑料薄膜,利用地膜、小拱膜两层膜保温,提高热处理效果。盖膜后向地膜下畦沟内浇水,使畦表面有足够的积水。消毒期间只灌一次水,灌水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和膜下的湿度,使高热易传播到土壤的各个角落。
大棚则不必用小拱棚,而是利用大棚膜闷棚和地膜两层覆盖保温,效果也很好。盖一层膜后遇到连续晴天,白天畦表土温可达60~70℃,15厘米土温可达40~45℃,盖两层膜畦表土温可达70℃以上,15厘米土层可达50~60℃,25厘米土层也可达45℃。盖膜处理时应经常检查,防止边角漏气,遇到畦面薄膜破损,应及时盖土,防止漏气,以提高增温效果。
太阳热处理时间,一般视天气、盖膜层数和畦内温度高低来决定,一般土层10厘米以下土壤,土温达到40℃以上时,维持7~10天即可,否则,遇阴雨天适当延长,一般要延长5~7天时间。处理后的土壤揭膜后,用旋耕机旋一遍,整畦起垄,即可种植草莓。由于经处理的土壤病原菌少,在种植时要采用无病种苗减少外界未处理病土混入。
2、用50~140倍40%甲醛在室内土壤翻松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洒于地面,再稍翻一翻土,使耕作层土壤都能沽上药液,再用塑料薄膜盖地5 天,使甲醛充分发挥杀菌作用以后揭开薄膜使药液散尽,2周后再使用。也可每隔30厘米打一深 15~20厘米直径3厘米的孔,内灌 40% 福尔马林 100倍液5~10毫升,用薄膜封闭四五天 。
3、每1000穴用乙磷锰锌0.5kg、多菌灵0.5kg、 DT0.5kg加15kg细干土混匀,一把药土4穴,撒药后定植。或 5% 多菌灵800倍液、增效双效灵300倍液栽苗后灌根。此法可以防止土传病害。
4、氯化苦土壤消毒法:重茬病会造成的损失一般在20%~30% ,不论用多菌灵处理土壤还是用溴甲烷熏蒸,不是成本高就是药效差。人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氯化苦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氯化苦原是一种熏蒸杀虫剂,常压下挥发产生三氯硝基甲烷,在作物中无残留。试验和调查表明,氯化苦对于这些土传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效。
①施药时间:施药时间在播种或栽植前50天以上为好,因为覆盖熏蒸土壤需要20天,揭去覆盖物后还要等30天才能使药剂从土壤中彻底散失,否则将对种苗造成药害。
②对土壤的要求:施药前土壤要有一定墒情和土壤温度,含水量在60% 上下为宜,土壤温度掌握在20℃以上。
③施药方法:采用注射法,就是用大型的注射器把原药(含量99.5% )注人土壤,每30厘米×30厘米注射一针,每针注入2~3毫升,针头人土深度为 15厘米,然后用薄膜立即覆盖,20天后揭膜散气,再等 30 天后进行播种或栽植。这样施药,每亩用药量一般在14~22千克。
④注意事项:氯化苦对人的眼睛有刺激作用,施药时动作要熟练,施药后立即盖膜,揭膜后一定要通风散气30天左右再栽种作物,如果早春地温低,可在秋后进行土壤熏蒸。
以上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草莓 种植 技术 重茬 有 哪些 防治措施 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