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苗繁育种草莓就好比养孩子,一切要从娃娃抓起,那种苗质量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直接决定了草莓的产量和果实的品质,因此,种苗繁育是草莓生产中的关键一步。
05定植母株
母株的定植可以选择可以选在秋季或春季。
目前常见的定植方式是春季定植。当春季日平均气温达到10~12℃以上时即可定植母株。华北地区4月上旬较为适宜。每畦中间定植1行母株,畦面较宽时,可定植两行。畦的两侧用于整理匍匐茎,留有较大的空间利于子苗的生长,便于压苗并分清子苗的代数。
根据育苗计划及各品种匍匐茎的抽生能力确定种苗株数,如耐高温、匍匐茎抽生能力强的品种可放宽种植密度,而不耐高温、匍匐茎抽生能力弱的品种,可加大种植密度。一般株距40~50厘米,每亩栽600~1200株,母株在之前根系应注意保湿,栽植深度为“深不埋心,浅不漏根”,栽后立即浇一次透水。
为了提高草莓种苗的繁殖系数,也可选择秋季定植,一般我国北方地区可在8月底至9月中旬定植母株,定植密度与春季定植相同,定植后浇足定植水,母株缓苗后,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和花序。
06中耕除草
草莓母株缓苗后,要进行中耕除草。中耕的深度为2~3厘米,同时去杂草。在匍匐茎大量发生前,除草2~3次,草莓子苗生长阶段,中耕除草时要结合植株调整进行,注意不要对子苗造成机械性损伤,或拽动子苗,影响其生根。
07植株调整
去除花序
草莓出现的花蕾必须全部摘除,以减少营养消耗,利于子苗的生长。从节约养分上来看,及时摘除花序,是最合理,最有效的方式。据统计,在草莓育苗的过程中,及时摘除花序的母株,单株匍匐茎发生的数量是不摘除花序母株匍匐茎发生数量的3倍以上。可见,及时摘除花序是提高种苗繁殖数量的重要措施。
去除母株老叶
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期间,随着新叶的不断生长下面的叶片不断衰老,因此要经常摘除老叶,病叶,既能减少养分消耗,又能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去掉的老叶要集中到空旷地带烧毁,以防止病虫害的蔓延。
引压匍匐茎
春季定植的母株约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抽生匍匐茎,选留粗壮匍匐茎,细弱匍匐茎以及奇数节抽生的匍匐茎应及时去除。新抽生的匍匐茎应及时将其沿畦面的两侧摆放、理顺、压茎。
用铁丝弯成U形,或用专门的育苗卡,压在匍匐茎的偶数节上,固定匍匐茎,避免风吹或日常操作将匍匐茎带起,促使其早生根。不及时引压匍匐茎,促使其快速生根,容易形成“浮苗”,特别是刮风较多、且风力较强的苗地。
摘除子苗老叶
对于抽生较早的匍匐茎,底部叶片变厚、变硬、变黄、老化,抗性降低,易感染病害,及时摘除老叶,刺激新叶长出,促发新根,以减少苗的老化程度。保持功能叶片4~5片较适宜。
08水肥管理
草莓根系分布浅,吸收水肥能力较差,而且地上新茎叶簇生,蒸腾作用强。因此,必须加强水肥管理,小水勤浇,根际和根外追肥兼施,才能使植株健壮,增强抗逆性。
09病虫害防治
草莓苗期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枯萎病和白粉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和螨类等。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效果,影响草莓种苗的生长状况、繁殖系数和子苗质量,进而直接影响草莓的生产。因此,加强草莓苗期管理促进草莓种苗健壮生长,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尤为重要。
对草莓苗地要定期打药防病,可选用广谱性杀菌剂,每周一次,注意轮换用药。在大风、大雨和植株整理(打叶、摘除匍匐茎、摘除花序等)后再补施1次。病虫害发生后,进行针对性防治。
羊奶果 四季草莓种苗 草莓 农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