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正文部分步骤比较多,新手看了会望而却步,不过认真操作一遍后会发现其实也很简单的,只是用文字表述后看着比较复杂。简单的讲就这么几步:
1、在22℃环境下用清水催芽(注意换水,一般7-30天发芽)
2、移到育苗土上,加盖子保湿
3、等出现4片叶子,揭盖子,适当晒太阳
================正文目录================
一、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二、播放方法 之 先催芽再播种
三、播放方法 之 直接播种
四、育苗土与育苗环境
一、发芽前的准备工作
㈠打破休眠 [非必要,但值得一试]
国外玩家和某些种子公司都建议草莓在播种前先进行低温打破休眠,方法分两种:
A. 干燥冷藏法。将干燥的种子放进一个密闭的容器(比如乐扣乐扣 / 密封袋),放在0~5℃的冰箱中冷藏3周时间,时间到了后不要立即打开密封袋(这样温度上升太快会使种子受伤),先让密封袋从低温缓慢升至室温,然后再取出种子。
B. 浸水冷藏法。将种子放入干净的一次性杯子,倒入半杯新鲜的矿泉水,放在0~5℃的冰箱中冷藏7天。时间到了再进行下一步操作(比如清洗种子、催芽或直接播种)。
●如果暂时不想播种,要采用第一种方法保存种子,常温下养份消耗快。
●此步骤不是很必要,但个别发芽困难户品种经过催芽能提高发芽率。
㈡清洗种子 [非必要,但推荐]
清洗原因:虽然草莓的种子是生长在果实外表面的,但是在取种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依附在种子外壳的果肉没有去除干净,这样营养物质在漫长的发芽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种子发霉,使种子失去生命力。
清洗方法:把种子放入干净的容器(比如一次性杯子),倒入适量的清水,在10℃~30℃之间的环境下浸泡8-24小时(用过浸水冷藏法的就不用再泡水了),然后捞出用手指一粒粒地搓,每粒搓半分钟左右,如下图:
●也可以包在湿巾或医用纱布当中揉搓,这样更方便一些。
2.1 催芽的优势:
第一,是发芽率的问题,草莓属于较难发芽的物种,就算是饱满圆润的种子也不一定能百分百都发芽,对于使用捷菲育苗块或育苗格的朋友来说,有可能会出现育苗块空置,浪费宝贵的资源。
第二,草莓发芽过程对温度要求比较高,把种子集中起来一起催芽,可以节省空间、有效的进行保温操作。
第三,清水催芽能观测发芽环境,可以及时处理霉变腐烂等影响发芽率的问题。
2.2 催芽的具体方法:
容器的选择 小的自封袋或一次性杯子都可以,我习惯使用一次性杯子,品种多的话一个杯子放一个品种。
★有些人习惯用纸巾或湿巾盖起来催芽,我不建议用它们,因为发芽的主要条件是温度和湿度,湿纸巾并不能帮助发芽。如果非要用纸巾,要选纤维少、遇水即化的那种,忌用湿巾!
温度 草莓发芽需要22℃的温度,最好控制在20~25℃之间,温度高了容易发霉腐烂,温度低了抑制发芽。不过当子叶展开后发芽过程宣告结束,此时的幼幼苗能耐受10℃的低温。
湿度 一次性杯子倒半杯矿泉水,不能让水干了,及时补水。
透气 在保证水不干的条件下,不要把杯子密封起来,容易发霉、腐烂。
光照 据说光照能帮助发芽,不过经过长期实验,我发现光对发芽的影响很小。而且有光的环境容易产生绿藻,会使水质恶化,消耗水中氧气。(去除绿藻的方法见下文)
水质 最好用矿泉水,自来水也行,忌用冷开水(没有氧气)。当发现水中长绿藻,要尽快处理。
发芽时间 这是一个最受关注的问题,不过在种子健康活跃的大前提下,积温长短因品种而异,有些品种5天发芽,有些品种需要20天,甚至接近30天。 移植时机 有些人在看见大白腿后就尽快把种子移到育苗钵上,这不是最好的时机,看见大白腿相当于临盆时孩子才生了一半,脐带还没断,在温度湿度控制不好的条件下会整体腐烂。最好在两片子叶都脱离种壳后,将小小的绿色“豆芽”捞出安放在育苗钵上。
★绿藻的处理方法。如果是在有光的环境下催芽,很容易产生绿藻,尤其是那些发芽难产户。绿藻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出现绿藻后要尽快处理。最简单的方法是清洗杯子,清洗种子,换水。更有效的方法是把原来的水倒掉,加入稀释2000倍的游泳池消毒剂,30-60分钟以后倒掉,再换上清水。
三、播放方法 之 不催芽直接播种
1、把种子用清水浸泡8-12小时,让它们吸足水分。如果水温能保持在30℃,更有助于发芽。
2、把种子捞出直接放在育苗土上方,不用再铺土。
3、扣上透明盖或蒙上保鲜膜,放在有光的地方(防止发芽后徒长)。
4、发芽前后保持温度恒定在20-30℃之间,最好是22℃。发芽后小苗能耐受10℃低温,但是成长速度会很慢。在25℃左右的环境下生长快。
详细要求请见第四部分!
四、育苗环境
㈠介质配方:
★现成:捷菲育苗泥炭
★现成:中禾或沃隆营养土
★自配:营养土2:椰土1:园土2
★自配:营养土1:椰土1
㈡介质消毒 [非必要]:
1、捷菲泥炭,加水膨胀后放入微波炉加热2分钟杀菌消毒
2、自配介质:保持介质潮湿,放入微波炉加热(时间要看介质放的多少)
㈢介质湿度
介质湿度做到潮而不湿,捏在手心会滴水就说明水分太多了。水太多阻碍呼吸作用,难以形成气根,容易烂根。而且也更容易在介质表层滋生绿藻,跟小苗抢资源。
·育苗块:泥炭吸足水膨大后把多余的水倒掉。
·自配土:加入育苗格,稍稍压实,托盆倒入一半的水,放入育苗格让水自下往上自动吸足,当土表全部湿透再把托盆里剩余的水倒掉。
·对于催芽的小小“豆芽”,入盆前先在育苗土中间挖一个绿豆般的小坑,把大白腿置入“坑”中,盖好盖子,继续保持育苗格高湿的空气环境。
㈣光照
出现4片真叶之前,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季都不要让太阳直晒。真叶出现后,早晚可适当见光。
冬天在室内育苗要配合补光灯,照度至少10000lux。
㈤空气湿度
发芽过程中和发芽后半个月都需要保持空气高度潮湿,不能让空气把嫩茎吹干了。
㈥温度
这是非常重要的条件,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温度提供能量。像其他大部分植物一样,草莓发芽需要20℃以上的温度,最好控制带22-25℃,低了会抑制发芽,太高了也会休眠。
早春、晚秋和冬天,用加热丝配合温控器保持温度稳定。
夏季只要不让太阳直晒,气温高一些也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