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早熟豆角怎么样种植?春早熟豆角什么时候种植,什么时候采收?春早熟豆角种植步骤是怎么样?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春早熟豆角种植时间
春早熟豆角是于春季以提早上市为目的的集约栽培方式,包括阳畦早熟栽培、塑料拱棚覆盖栽培等。阳畦和小拱棚覆盖栽培,由于空间小,宜选用矮生品种,可于2月中旬到3月中旬播种,4月中下旬开始采收嫩荚。采用塑料大棚多于2月下旬到3月上旬在温室和冬暖大棚中育苗,4月初定植到塑料大棚栽培,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逐步减少覆盖,到5月上旬或5月中旬开始采收。春早熟豆角栽培,由于播种的季节早,开始采收嫩荚的时间提前,上市早、价格好,采收期长,总产量提高。
二、春早熟豆角品种选择
采用阳畦和小拱棚覆盖栽培,多选用济南一丈青、新乡地豆角、济南挑杆等矮生品种。如果进行塑料大棚栽培,由于棚内空间大,除周围低矮畦可用矮生品种外,其他大都选用蔓生品种,如之豇28-2、红嘴燕等适于密植、早熟丰产、优质的品种。
三、整地做畦
春早熟豆角播种时气温低,应选用土层厚、土质肥,最好又避风向阳的冬闲地片种植。播种前土壤要施足底肥,深耕,并能进行5~10天晒垡,使土壤疏松,然后耙平地面做畦。阳畦栽培的一般畦宽1.3~1.5米,阳畦做好后晒垡烤畦,提高土温。大棚栽培多做高畦,畦宽1.2米,高10~15厘米。
四、播种育苗
豆角阳畦栽培,大都进行直播。为提早采收,延长结荚时间,将播种时间提早,在温室和冬暖大棚中育苗,成苗后再到阳畦或小拱棚中定植。实践证明,育苗移栽,可抑制豆角植株的营养生长,促进开花结荚,降低结荚部位,是豆角早熟丰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播种应选在晴暖天气的上午进行。豆角根系粗大,移植时容易伤根,必须稀播,用大的营养土块和较大的营养钵育苗,规格在10厘米×10厘米。幼苗的苗龄25~30天。也可先在育苗床内育小苗,待子叶展开后,生出第1对真叶时,栽植到大棚内育大苗,再定植。
豆角播种前,要进行种子精选。干种直播的,每个营养钵和营养土块内播种3~4粒,亩用种1.5~2.0千克。也有的在种子精选后,用50~55℃的温水浸种15分钟,再用温水泡种半小时,待种子吸水膨胀后,剔除不吸水的种子,然后播种。或将吸足水分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25℃左右的地方催芽,待种子出芽后播种。经催芽播种的,出苗早,出芽整齐,播种时要注意保护幼芽,防止幼芽受伤。
豆角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25℃,幼苗对低温很敏感。播种后的土壤温度过低,易出现烂根现象。在播种后,应尽量提高土壤温度,使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在正常的情况下,播种后种子4~5天发芽,经7~10天出苗。出齐苗前,苗床不通风,出苗后可适当降低温度,苗床要注意在白天及时揭盖草帘,中午通风时防止冷风直吹幼苗,白天保持畦温20~25℃,使幼苗生长健壮。由于播种时已浇过大水,在墒情较好的情况下,幼苗期不必浇水。若土壤过干,可在中午喷水防旱。
五、定植
在豆角播种后20天左右,秧苗第1对复叶展开,第2片真叶出现时,移栽定植最易成活。苗龄30天左右,有真叶4~5片为定植适期。豆角定植时间应选在晴天的上午,栽植密度可一畦两行,墩距20~25厘米。畦内两行间的距离比畦间两行的距离应小一些,这样的大小行密植有利于透光通风和进行田间管理。定植时,可以先在畦上开沟,沟深12~15厘米,然后沟内浇水,待水渗下后,栽苗、覆土、封沟。也可先开沟,沟内摆放苗坨,少覆土,栽苗后,顺沟浇水,待水渗下后,再封沟并结合扶正歪斜的幼苗。栽苗的深度不宜过深,以埋住土坨为准。如有条件,也可在定植时,沟施腐熟的细杂肥每亩1000千克,或生物有机肥每亩200千克左右,栽苗后浇水或浇水后栽苗。定植后应即刻覆盖塑料薄膜,提高温度。定植后的2~3天棚内不通风,提高温度,促进缓苗。如在缓苗前,畦内中午温度过高,可在畦上适当搭几个草帘遮光,降低畦内温度,中午过后再揭去草帘。保持较高的温度,有利于促进缓苗。缓苗后要注意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单位面积上的植株数,获取高产。
六、春早熟豆角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豆角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25℃,10℃以下生长不良,5℃以下易受冻害,35℃以上落花增多。因此,早春豆角生长前期,在保护栽培的条件下,应防止温度过高过低、骤升骤降,避免遭受冻害。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逐渐转暖,要注意通风透光,调节温度。5月以后,气温升高,可逐渐去掉覆盖,到外界气温晚上不低于15℃时,可停止覆盖,露天生长。
2、中耕浇水:豆角根深,较耐旱,在种子播种和幼苗移栽时都浇过透水,幼苗期一般不缺水,可勤中耕,疏松表土,提高地温,促进发生新根,促进缓苗生长。如果土壤保水不好,出现缺水现象,可在苗畦中间开浅沟,浇小水,或在地膜下浇小水。浇水后及时划锄,并结合划锄,向根茎部适当培土。随着植株的不断生长,中耕的深度由深变浅,深度2~3厘米为宜。当蔓生品种甩蔓后,停止中耕,结合增加浇水进行分次追肥。矮生品种在团棵后停止中耕,开始加大灌水、追肥。豆角的初花期不宜浇水,浇大水会引起地温下降,造成落花落荚,影响幼荚生长。
当第1花序的嫩荚坐住以后,表明豆角进入结荚期,天气也已转暖,气温升高后应进行浇水,促进茎叶生长和幼荚的伸长发育。待豆角植株中下部的豆荚已明显伸长肥大,又有花序陆续出现时,预示着第1次采摘嫩荚的高峰即将到来,应增加浇水次数,增大浇水量,一般每3~5天浇水一次,以土壤见干见湿为宜。进入7月以后,雨季到来,雨水增多,应注意排水,防止生长期落花落荚,尽量保持植株正常生长,延长结荚时间,增加产量。
3、追肥:豆角追肥以氮、钾肥为主,一般在蔓生品种甩蔓前和矮生品种团棵后,在植株行间撒施有机肥,每亩1000千克左右,或生物有机肥500千克及钾肥20~30千克,氮肥10千克,施肥后划锄一遍,使土肥掺匀,然后浇水。豆角进入结荚期后,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一般每浇水1~2次,追一次肥。每次追速效氮肥10~15千克,速效钾肥5千克,过磷酸钙5千克。或复合肥30~40千克,平均每半月追肥一次,共追2~3次。
4、支架引蔓:蔓生豆角在植株甩蔓后,需要支架,可以搭人字形支架,也可以在畦上横拉上铁丝,每株拴一根吊绳,进行吊蔓,及时引蔓上架,使茎蔓分布均匀,防止相互缠绕,影响光照。矮生品种,植株较矮,直立性强,可以不支架。如果植株长势旺盛,也可以设立矮架;或每株插一根高50~60厘米的立杆,将植株绑在立杆上或顺畦拉几根铁丝或尼龙绳,将植株拴在上面,防止植株倒伏,利于通风透光,有利结荚,提高产量。
5、整枝摘心:当蔓生豆角的主蔓长到2.5~3米时,已生有15~20节,可以进行摘顶,顶端萌生的侧枝留一个叶摘心,控制植株继续向上生长,促进主蔓下部和侧枝上花芽的形成和幼荚生长发育,便于采收嫩荚。
豆角植株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枝长到3厘米左右时,要及时抹去,使主蔓生长健壮,提早开花结荚。对主蔓第一花序以上各节上的侧枝,可保留2~3片叶摘心,只保留侧枝上的花序。这样整枝,可以增加结荚部位,增加开花结荚数,提高产量。对于以主蔓和靠第1~2节侧枝结荚为主的品种,当第一产量高峰过后,叶腋间新萌生的侧枝(俗称二茬蔓)生出1~3片叶时摘心。侧蔓结荚型品种,侧枝可适当保留,第一花序以上的侧枝留1~3片叶摘心,这类品种一般都较晚熟,不宜用于早熟栽培。主蔓结荚型的早熟品种,侧枝发生能力弱,节成性强,可以将主蔓第一花序以上的侧枝留1~3节后摘心。矮生品种,一般不进行摘心整枝。有的只在植株长到30厘米以上时进行摘心,促使侧枝生长,促进提早采收。
6、摘老叶:豆角若栽植过密,到生长旺盛期,底部会过于密闭,通风透光不良,会引起落花落荚,妨碍幼荚生长,应及时将底部变黄的老叶剪除,改善通风透光环境。
七、采收
春早熟豆角必须适时采收。大多数品种在播种后70~80天,可进入采收期,花后10~12天,豆荚长度达到一定标准,荚果饱满、子粒未显露时采收为宜。每个花序可结荚2~4条,有的能结荚6~8条。为使采摘后的花蕊能正常开花结荚,采收时要细心,从荚果柄部小心剪下,勿伤害其他花蕊和花序。采收要及时,若采收过晚,嫩荚纤维增多,子粒变大,品质下降,商品性降低。一般在收荚初期每5天采摘一次,盛期每2~3天采摘一次,甚至隔天或每天摘一次。采收后期要5~6天采收一次。采收要根据市场需要灵活掌握。
以上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豆角 种植 技术 春 早熟 如何 春 早熟 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