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有几种类型?日光温室有哪些优点?日光温室种植茄子有哪些优势?日光温室有哪些缺点?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日光温室的类型
日光温室的类型很多,分类也复杂。从前屋面的构型可分为拱圆式和一面坡,从建造的材料可分为竹木结构和钢筋结构。目前生产中最常用的是拱圆式日光温室,即东西两侧有山墙,北侧有后墙,北侧屋顶是用各种保温性不同的不透光材料构成,只有南侧覆盖透明屋面,它保温性能好,节能,成本低,发展较快,是符合目前我国国情,应大力发展的主要形式。
二、日光温室的光照条件
日光温室光照条件主要依赖太阳辐射,具有以下特点:
1、温室的光照比自然光少、阳光照射到塑料薄膜前屋面上,一部分被薄膜吸收,一部分被反射掉,剩余的光线才进入温室内。如果薄膜表面污染或有雾滴,透光率更进一步降低。日光温室有很多不透明部分,如后墙、后屋面、东西山墙、立柱、横梁、拱杆等,都影响光线的射入。阳光投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会在其相反方向上形成阴影,阴影又随着太阳高度变化和位置的移动而变化。东西山墙的阴影主要在早晚,早晨在东北角形成三角形弱光区,随太阳升起弱光区面积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午后在西北角形成弱光区,随着太阳西降,弱光区面积逐渐加大。立柱、横梁、拱杆的遮阴会形成在地面不停移动的阴影。温室夜间覆盖草帘,又缩短了见光时间,所以,温室内的光照比自然光减少很多。
2、日光温室的光照分布与日变化
日光温室的光照强度分布与室外光照强度分布有明显的差异。温室内南部为强光区,北部为弱光区。在强光区,南北水平方向上光照强度差异不大。上部光照强度自南向北稍有减弱。温室内东西方向上,由于山墙的遮蔽作用,午前西部光照强,东部低于西部(午后西部低于东部。温室中部是全天光照最好区域。所以建造温室应尽量增加长度。
温室中部光照强度的垂直分布是从上向下递减,在塑料膜屋面附近,光照强度相当于自然光照的80%,距地面0.5~1米处为60%,距地面20厘米处只有55%。在后部弱光区,光照强度不论水平方向上或垂直方向上差异都很明显。水平方向上主要表现为自南向北明显减弱,光照梯度为1万勒,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上下弱而中间强。
3、日光温室日照时间缩短
由于前屋面夜间覆盖草帘,寒冷地区加盖纸被,人为的延长了黑夜,缩短了见光时间,遇到降雪天气揭草帘时间更短。
三、日光温室的温度条件
1、气温:由于日光温室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所以晴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靠保温、通风调节温度,严寒季节室内、外温差一般在15℃以上,有时甚至达30℃。室内外气温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室内温度始终高于室外温度,采光越是科学,保温措施越好,室内外温差越大。日光温室在晴天上午升温快,午后降温也快,夜间降温慢,最低气温出现在揭帘前。在寒冷季节揭开草帘后,气温略有下降,但很快升高;在不放风的情况下,上午每小时上升5~6℃,13时最高,以后逐渐下降, 15时下降速度加快,一夜下降4~7℃.。保温效果好的温室下降幅度较小,遇到寒潮下降较多。日光温室内各个部位气温有差异,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都不均匀。从水平分布来看,最南部靠前底脚0.5米范围内最低,其余部位南高北低,夜间则北高南低。从东西方向来看,上午靠东山墙部位低,下午靠西山墙部位低,靠门处最低。气温的垂直分布,在密闭情况下,中部向前1.5米以上到屋面为高温区,一般比后部高5~6℃。距地面0.5米范围气温较低。
2、地温:北方广大地区冬季都有不同深度的冻土层。北纬40度地区一般冻土层1米左右,纬度越高冻土层越深。由于采取了有利的保温措施,室内外温差在外界温度最低时达25℃以上,室内地温可保持12℃以上。这种现象称热岛效应。从室内地温分布来看,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都有差异。5厘米深的地温以中部最高,向南向北递减,前底脚处最低。东西方向上差异较小,靠山墙和靠门处低。地温垂直分布,阴天深层高于浅层,浅层靠深层地温向上传导。晴天白天随着气温升高,阳光照射室内地面,使地表温度升高,随深度增加温度递减。黑夜和阴天以10厘米深地温最高,向上、向下递减。由于不同季节的光照强度不同,在一天中光照强度也随时间而变化,所以地温也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晴天地温最高,随深度增加逐渐下降,地表最高温出现在15时, 5厘米最高温出现在14时, 10厘米深最高温出现在15时左右。地温的日较差以地表最大,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20厘米深地温变化很小。白天地温以地表最高,夜晚以10米深处最高。
3、日光温室的温度调节:日光温室一般没有加温设备,主要靠科学的采光和强有力的保温措施。秋季提早把薄膜盖上,保持较高的地温(到了冬季,每天清洁屋面,争取多透光,夜间覆盖草帘、纸被等保温。晴天温度可以保证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遇到灾害性天气,可在室内扣小拱棚保温。寒冷地区为防遭冻害,也可以临时加温。白天温度过高时可以通过放风,按作物对温度的要求进行调节。
日光温室水分、土壤的特点
四、日光温室的水分条件
日光温室的水分包括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土壤中水分的多少不仅影响作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还影响土壤中的空气含量及根的呼吸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水分严重不足会引起作物叶片萎蔫(水分过多会使土壤缺氧,造成根系窒息。
1、土壤水分:日光温室土壤水分的来源为建温室前或夏季休闲期的自然降水在土壤中的贮存以及生产期间的灌水。土壤中水分的消耗有两条途径:一是作物的蒸腾;二是地面的蒸发。温室前屋面覆盖塑料薄膜,气密性好,蒸腾和蒸发水分不容易散失,空气湿度大,严寒冬季很少放风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病害。此外,土壤水分消耗少,表层经常呈湿润状态,表现不缺水的假象,在水分管理上容易造成错觉。
2、空气湿度:由于空间较小,环境密闭,不容易与外界空气对流,夜间、阴天温度低时,空气湿度经常接近饱和或处于饱和状态,容易发生病害。空气相对湿度夜间高于白天,低温季节高于高温季节,阴天大于晴天,灌水后最大,灌水前最低,放风后下降。每天揭草帘前最高,揭草帘后随着温度升高逐渐下降,13~14时降到最低值,以后逐渐上升,盖草帘后很快升高。采用垄作铺地膜,膜下暗沟灌水,或软管微灌,既可保证土壤水分,又能减轻病害发生。
五、日光温室的土壤条件
1、土壤的特性:由于在封闭条件下进行生产,长期人工灌溉,不受雨水淋洗,施肥量大,盐类容易积累。温度较高,蒸发量大,土壤水分带着盐分通过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遗留在土壤表层,造成表层大量集盐,使土壤溶液浓度增大,造成元素间互相干扰,如铵和钾的拮抗作用,使作物吸收钙受阻,积累盐分过多还会造成镁过剩等危害。
2、克服办法:目前普遍采用夏季休闲,撤掉薄膜,在伏雨季节雨水淋溶盐分;或夏季养鱼,来消除土壤盐类的集聚。此外,深翻和增施有机肥也是防止设施内土壤退化的有效措施。
六、日光温室场地选择
建造日光温室的地块,应选择:1、地势平整、开阔,无遮光的树木或建筑物。2、最好有天然屏障,避开风口。3、无烟尘、有害气体、污染源。4、交通方便,距水源、电源近。
以上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茄子 种植 技术 日光 温室 有 什么 特点 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