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对生长环境有什么要求?番茄对温度条件有什么要求?适宜西红柿的生活环境是怎么样?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温度要求
西红柿是喜温性蔬菜,但不耐炎热。其光合作用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低于15℃时,生长缓慢,授粉受精不良,影响花器官的发育,导致落花。温度降到10℃时,植株停止生长,长时间5℃以下的低温能引起低温危害。西红柿致死的最低温度为-1~-2℃。对低温的抵抗能力与苗期是否经过低温锻炼有关,经过低温锻炼的壮苗,遇到短暂的-1~-2℃低温时,对其影响不大,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生长。温度上升到30℃时,光合作用也显著降低,在35℃以上时,生殖生长受到干扰与破坏,生长停止,即使是短时间45℃以上的高温,也会产生生理失调而导致落花落果或果实发育不良。
不同的生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种子发芽的适温为25~30℃,发芽最低温度为12℃左右。幼苗期的适温,白天为20~25℃,夜间为10~15℃。开花坐果期对温度的反应比较敏感,尤其是开花前后要求更为严格,要求温度稍高,白天20~30℃,夜间15~20℃,夜温比昼温低,有利于生长和发育。但温度过低(15℃以下)或过高(35℃以上)都不利于花器的正常发育。结果期白天适温为25~28℃,夜间为15~20℃,温度低果实生长缓慢,日温增高到30~35℃时,果实生长速度虽较快,但着色不良,这是因为果实着色最佳温度为24℃左右。
西红柿根系生长最适土温为20~22℃,适宜的土温不仅能促进根系发育,同时使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因而使生长发育加速,产量增高。因此,夜间气温下降,昼夜地温都维持在20℃左右也不会引起徒长,这对保护地西红柿生产有其实际意义。土温降低到9~10℃时,根毛停止生长,5℃时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受阻。
二、光照要求
西红柿是喜光作物,光周期的长短对西红柿的发育虽不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光照强度与产量和品质有直接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旺盛,积累的营养物质越多,特别是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增高,生长发育也越好。光照强度下降,光合成显著减少。因此在栽培中必须经常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西红柿光饱和点为7万勒克斯,一般应保证3~3.5万勒克斯以上的光强度,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番茄属短日照作物,多数品种在11~13小时光照条件下开花较早,植株生长健壮。少数品种在短日照下提前现蕾开花。试验表明,番茄在16小时光照条件下,干物质产量显著增加。
番茄不同生育期对光照要求不同。发芽期不需要光照,幼苗期要求光照充足,幼苗才能发育良好;光照不足,延迟花芽分化,花序节位上升,花数减少,花器官发育不良。开花期光照不足,授粉受精不良,易引起落花。结果期光照充足时,坐果多,单果大;而弱光时,坐果率、单果重均下降,易出现空洞果、筋腐果。
冬季采用日光温室栽培时,光照较弱,植株营养积累少,易引起大量落花落果,果实发育受阻,产量降低。冬季生产中应注意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光照时间和光强,以满足番茄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水分要求
西红柿的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植株茎叶繁茂,蒸腾作用较强,果实含水量又多,因此,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适宜的土壤湿度为60%~80%。如果多日阴雨或空气湿度太大,特别是高温高湿,不仅生长衰弱,且易感染病害,同时影响授粉而引起落花。果实成熟时,如水分过多,易发生裂果现象。
西红柿的不同生长期,对水分有不同的要求。幼苗期湿度过高,苗易徒长,且花芽分化减少;反之,如极端控水,则苗发育不良,叶面积小,花芽分化数少,发育迟缓。因此,应适当控制灌水。第一花序果实膨大后,枝叶迅速生长,需要增加水分供应。盛果期消耗水分最多,此时应供给充足水分,这是获得丰产的关键。
四、土壤要求
西红柿对土壤的适应力较强,除特别黏重、排水不良的低洼易涝地外,均可栽培,但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最为适宜。土壤PH值6~7为宜,过酸、过碱应进行改良。试验表明,幼苗在微碱性土壤中生长缓慢,长大后生长良好,品质优良。
西红柿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的数量,钾最多,尤其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钾对糖的合成、运输及增大细胞液浓度、加大细胞的吸水量都有重要的作用。其次为氮,氮能促进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是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的营养元素。磷的吸收量虽然不多,但对苗期花芽分化、根系及果实的发育,有着特殊的作用,尤其是能增加早期产量,并可防止生理性卷叶。
五、气体要求
番茄对土壤通气条件要求高。土壤含氧量降至2%时,植株枯死。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要求较高,冬季保护地生产时,如果长期不放风,会产生二氧化碳亏缺,栽培过程中应合理进行二氧化碳施肥,保证番茄植株正常生长,提高产量,改进品质。
以上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番茄 种植 技术 西红柿 需要 怎样 的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