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豆什么时候种?夏大豆什么时候播种?种植夏大豆如何管理?夏大豆高产种植技术的方法是什么?以下耕种帮就详细列举夏大豆的种植步骤,供网友们参考。
一、选用良种
选择具有良好播种品质、高产、稳产的种子。如土壤肥力高、水浇条件好的地块,选用高产、抗倒伏的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反之,则选用抗旱、耐瘠、适应性强的亚有限或无限结荚习性品种。根据当地的大豆适宜生长期和茬口,选用早、中、晚熟品种。在播种前进行人工粒选,将病粒、虫蛀粒、小粒、秕粒和破瓣粒拣出。同时还要根据本品种固有的典型特征,如粒型、粒色、种子大小、种脐大小和颜色深浅,剔除混杂的异品种种子,以提高种子纯度和发芽率。力争一播全苗,达到苗齐、苗匀、苗壮。
二、土地平整
及时旋播消除田间杂草、灭茬,保住墒情。整地质量达到“平、松、碎、墒”标准。结合整地每亩施1000~1500千克有机肥再加25千克磷肥,土壤瘠薄或前茬施肥少的地块应多施有机肥。
三、种子处理
为防治蛴螬、地老虎、根腐病等苗期病虫害,可用辛硫磷或多菌灵拌种。也可采用根瘤菌拌种,若用根瘤菌拌种不能再拌杀虫剂和杀菌剂。
四、播种时期
夏播大豆由于生长季节较短,适期早播很重要。播种过早、过晚,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均不利。适时播种,保苗率高,出苗整齐、健壮,生育发育好,茎秆粗壮。播种过晚,温度高出苗快,但不健壮,如遇墒情不好,还会出苗不齐。如前茬是小麦,应在收获后5月25日~6月15日播种为宜。
五、播种
大豆播种的适宜水分含量为19%~20%。若墒情不足,应造墒或遇雨抢墒播种;水分过多,则应适当散墒后播种。播种深度一致,一般为3~5 cm,种子分布均匀,
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灌水1次,以利播后种子发芽。
根据适宜密度,确定相同的行距与株距,均匀种植,使单株个体具有向四周生长的最大空间,减少了个体之间的竞争和光、热、水资源损失。一般土壤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亩留苗1.2~1.5万株。肥力中等及肥力稍差的地块,亩保苗1.8万株左右为宜。
六、苗期管理
大豆幼苗期(6月中旬-7月中旬,约20天)要及时间苗、定苗 。间苗是指齐苗后拔去多余幼苗,剔除弱苗和病苗。定苗是指按预定行株距和留苗数最后1次间苗。一般间苗2-3次。大豆间苗比不间苗一般可增产15%~20%,特别是在播种量大、土壤肥沃、雨水较多的年份,增产幅度更大。大豆间苗宜早不宜迟,一般于大豆子叶露出地面后、子叶张开时进行。深中耕除草,减少杂草对土壤养分的消耗,同时可切断土壤毛细管,保墒防旱,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并有切根控制旺长的作用。注意防治豆秆蝇、蚜虫和红蜘蛛等。
夏大豆管理
七 、花荚期管理
大豆花荚期(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约20-30天)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大豆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需大量的养分和水分。适时浇水防旱增花保荚,要求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5-85%,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3-4公斤。同时注意防治豆天蛾,造桥虫、豆荚螟和食心虫。
八、鼓粒期管理
大豆鼓粒期(8月上中旬-9月中旬,约35-40天)要灌好丰产水,主要任务是以水调肥,养根护叶不早衰。合理灌排,抗旱排涝。鼓粒前期要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左右,低于此指标,及时灌溉,不要等到叶片萎蔫才灌水。大雨暴雨后应及时清沟排水,防止土壤通气性不良,影响正常发育。同时搞好叶面喷肥,以利大豆鼓粒。还要继续防治豆天蛾、造桥虫等,保护叶面少受损害。
九、适时收获
大豆成熟期(9月中下旬)及时收获,在高蛋白大豆黄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获,此时,茎、荚全部变黄、子粒变硬,荚中子粒与荚皮脱离,摇动时植株有响铃声。收获脱粒后及时晾晒,待子粒含水量降到13%时即可入库贮藏。
以上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豆 种植 技术 夏大豆 夏 怎样 能 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