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长需要多少水?小麦各生长阶段需水量是多少?小麦什么时候需要浇水好?小麦一生中通常要灌几次水?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水对小麦生长的作用
水不仅是小麦植株的主要组成成分,而且是养分吸收、运输系统的动力和养分的重要溶剂。在植株体内养分的运转过程中,由于水的作用,可将小麦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养分运往茎、叶、穗等地上部各个器官,又能将地上部各器官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运送到根及子粒中去。植株体内的一切生理生化过程都离不开水的参与,适宜的水分使小麦体内保持正常的膨压,整个植株能够保持活力,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水也是小麦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二、小麦的需水量
小麦的需水量包括行间的土壤蒸发、植株茎叶表面蒸腾及成为重力水下渗而流失的部分。小麦一生总耗水量每亩260~400立方米。小麦的蒸发耗水占总耗水量的30%~40%,蒸腾耗水占60%~70%。一般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干物质,叶面蒸腾耗水需要400~600倍的水分(称小麦的蒸腾系数)。小麦单位面积产量越高,无效水分散失越少,耗水系数(每生产1千克小麦的耗水量)也相对减少,即水分的利用率相对提高。
三、小麦的需水规律
1、拔节前:此期气温较低,植株生长量小,蒸发与蒸腾作用都较弱,耗水量少,以田间蒸发占主要部分,这段时间的蒸发量占全生育期的60%~70%,耗水量只占总耗水量的30%~40%。从出苗到越冬前,耗水占总量的15%~19%。越冬至返青期耗水量占总量的5%~10%,每亩日均耗水量0.35立方米。返青后,小麦生长发育逐渐加快,水分消耗也随之增加,日耗水量每亩达0.7~1.4立方米,其中仍以株间蒸发为主。
2、拔节—抽穗:此期小麦进入旺盛生长时期,耗水量急剧增加。随着茎叶的生长,行间逐渐被覆盖封垄,田间蒸发也随之减少,蒸腾显著增加。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耗水量占到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20%~35%,日耗水量每亩2立方米以上。
3、抽穗—成熟:这一阶段30~40天,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30%~42%,日耗水量也显著增加,尤其是抽穗前后,茎叶迅速伸展,以蒸腾耗水为主,每亩日耗水量达3立方米以上。
小麦浇水方法
四、小麦浇水方法
根据小麦对水分的需求和不同时期的耗水规律,在生产中总结出“三大一小”灌水方法。即底墒、越冬和拔节三大水,开花灌浆一小水的灌水策略。
1、底墒水:足墒下种是培育壮苗、夺取小麦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播种时,要求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低于55%时,出苗慢而不全。据试验,足墒播种与欠墒播种的地块,小麦亩产量之差可达40~50千克,所以,要灌足底墒水。
2、冻水:我国北方麦区,越冬期长达100多天,而且多寒冷、干旱,常常造成小麦冻害死苗,所以,冻水一般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水。而且灌水量要大,一般每亩为40~60立方米。浇冻水可以平抑地温,防止冻害,使小麦安全越冬,并可做到冬水春用,有利于春季群体调控,减轻来春浇水的水源负担。冻水的正确灌溉要适时,过早,气温尚高,蒸发量大,起不到蓄水增墒作用,还会引起麦苗徒长,抗冻能力减弱;过晚,土壤冻结,水分不能下渗,常在表面结冰,使麦苗受冻或窒息死亡。一般以日平均气温3℃左右、夜冻日消时灌冻水最好。
3、拔节水:小麦在拔节期生长加快,群体增大,气温升高,田间蒸发和植株蒸腾作用都增强,正是穗分化的二棱末期和小穗小花分化始期,日耗水量急剧增加,茎秆基部第一节间已定长,灌水不会造成倒伏,是灌水的关键时期,应配合追肥浇大水,土壤相对湿度保持70%~80%。对群体过大的地块,可以推迟浇水,但必须在孕穗期前浇水,否则,影响每穗粒数。
4、开花灌浆水:小麦抽穗开花以后,子粒开始形成,灌浆速度逐渐加快,植株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开始向子粒转移,灌水对促进灌浆、增加粒重及防御干热风都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都要浇好这一水。此时茎秆达最大高度,穗子逐渐长大,变得头重脚轻,浇水遇风容易发生倒伏,所以,要注意选择无风天气,采用短畦小水浇灌,亩灌水量20~30立方米即可。
以上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小麦 种植 技术 怎样 给 浇水 小麦 生长 需要